当前位置:
首页 > 机关党建
微山:以创新为引擎让爱洒满微山湖畔
发布日期:2023-07-13 16:32 浏览次数: 字号:[ ]

2023-07-12 16:54:08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济宁市微山县红十字会坚持“党建带红建”,充分发挥红十字服务平台作用,将党建工作和红十字基层组织建设、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工作有机融合,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聚焦主责主业,深入开展“三救三献”工作,创新打造红十字会工作模式助力微山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工作模式,形成为民服务强大合力

为了形成为民服务的强大合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湖区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在与微山县社会组织合作的基础上,微山县红十字会积极争取上级资源,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派驻微山县第一书记工作队多次召开座谈会,洽谈合作事宜。经过双方共同努力,4月25日在昭阳街道爱湖村依托红十字博爱家园成立了“爱在湖畔—红十字为民服务中心”。

“爱在湖畔”红十字为民服务中心以爱湖村为中心服务辐射到周边7个村近2万名湖区群众,是红十字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延伸,有力推动了红十字基础组织向湖区边区迈进,湖区群众就近就能反映问题、寻求帮助、接受服务、办理业务,是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爱在湖畔红十字为民服务中心集合了省派第一书记和县红十字会的工作资源,既解决了省派第一书记的工作平台问题,又壮大了红十字服务队伍,是红十字会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探索和创新。

创新服务模式,全力提高居民的获得感

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微山县红十字会充分发挥平台贴近群众的优势,将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患儿救助、人道紧急救助、红十字持证救护员培训等业务植入中心,定期开展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患儿排查、红十字公益义诊、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等工作,群众就近就能接受红十字服务。

建设“红十字微型医务室”。借助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疗资源,微山县红十字会在服务中心配备了心电图、血压仪、血脂仪、身高体重仪、急救箱等,第一书记定期出诊,群众就近就能享受到基本医疗服务。

政协委员赋能服务平台。在为民服务中心成立了社会保障组政协委员工作室,设立了政协委员工作岗,编辑了惠民政策宣传手册,让群众对于社保政策一目了然。政协委员定期到为民服务中心接访,倾听群众诉求,开展社情民意收集,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创新帮扶模式,制度化提升服务能力

建立长效机制。为了发挥为民服务中心的作用,微山县红十字会从建成向用好上发力,探索制定常态化服务模式,确定了每周一、周五为政协委员工作时间,每周二至周四为第一书记和红十字会工作时间,确保了工作的常态化。

实行首问负责制。为了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实行了首问负责制,明确规定对于来访群众反映的问题,第一接触人要负责到底,坚持首问必答、首问必释、首问必果,能解决的立即解决,需要等待或解决不了的要向群众耐心做好解释,当好群众的“贴心人”“服务员”,让群众的每件诉求有回音、有着落、办得好。

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发挥调查研究对谋划群众工作、解决群众问题的决定性作用,要求工作人员依托“爱在湖畔”红十字为民服务中心,每年开展不低于2次调研,必要时开展专项调研,切实把调查研究作为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提供“跑腿”服务。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有效解决群众办事“门难找”“事难办”的问题,开通了代办服务,利用工作人员往返县城的便利,帮助群众代办事务,真正把服务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服务质量与水平“双提升”。

微山县红十字会通过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的“冲锋员”“突破手”作用,不断创新工作模式,转变服务理念,实现了“组织强队伍、队伍带党员、党员帮群众”的工作模式,切实在基层构筑起以党员为引领的“第一响应人”机制。“爱在湖畔”红十字为民服务中心的成立和常态化运行实现了“大门常开、场所常用、活动常办、群众常来,聚人气、聚人心”的“四常两聚”良好局面,赢得了当地群众一致好评。下一步,微山县红十字会加强和第一书记的联系,坚持有解思维、始终干在一线,把为民服务作为推动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主动作为、谋变求新,推动党建红建深度融合,实现党建红建双促进、双提升,为微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红十字力量。